永德县各企业负责人:感谢您为永德…
临沧市人大代表办实事 永德代表小…
近日,从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…
2020年11月25日,临沧市电子商务进…
按照《永德县十二届人民政府第45次…
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…
近日,依据《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…
在发展生态特色产业上下功夫转自《…
县情简介
永德地处滇西南边陲,临沧市西北部, 介于东经99°05′-99°50′,北纬23°45′-24°27′之间。地处滇西横断山系纵谷区南部,四周与耿马、镇康、龙陵、施甸、昌宁、凤庆、云县等县为邻,地势东、南、西部高,向北倾斜。永德县城座于德党镇,海拔1580米。县城距省会昆明677公里,距临沧市府205公里。全县国土面积3224.5平方公里,其中山区面积占95%,全县辖3镇7乡,2个社区、116个行政村,一个农场管委会。总人口38.42万人,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2.21%。境内最高海拔3504米,最低海拔540米,相对高差2964米。年降雨量1283mm;年平均气温度17.4℃,年日照时数2196小时。立体气候明显,动植物资源丰富。有耕地63.84万亩,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最佳适宜区,是中国南药诃子主产地、国家级糖料基地县,以及省级茶叶、畜牧、商品粮基地,被命名为“中国澳洲坚果之乡”、“中国芒果之乡”、“中国诃子之乡”、 “中国名茶之乡”、“神十”航天育种基地和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城市。森林覆盖率62.72%。
2019年,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76.5 亿元,完成财政总收入 4.38 亿元,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.26亿元;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003 元;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2.1638亿元。永德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。
2018年,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63.4552 亿元,完成财政总收入 5.3678 亿元,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.8507亿元;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853 元;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.6313亿元。永德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。
2017年,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1.8092亿元,完成财政总收入4.763亿元,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.5719亿元;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30元;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.6114亿元。永德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。地貌多样,有深切亚高山宽谷、深切中山宽谷、深切中山窄谷、中切中山宽谷、中切中山窄谷六种类型。
2016年,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6.42亿元,完成财政总收入4.37亿元,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.08亿元;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44元;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.30亿元。永德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。地貌多样,有深切亚高山宽谷、深切中山宽谷、深切中山窄谷、中切中山宽谷、中切中山窄谷六种类型。
2015年,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1.19亿元,完成财政总收入4.94亿元,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.43亿元;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37元;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.98亿元。在现行标准下,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乡4个,建档立卡贫困村31个,贫困村民小组288个,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.82万人,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。地貌多样,有深切亚高山宽谷、深切中山宽谷、深切中山窄谷、中切中山宽谷、中切中山窄谷六种类型。
【民族特色】
在今永德县境内居住的22个民族中,布朗、佤、德昂为土著民族。各民族通过长期共融,民族特色既有相通之处,也有各异。如服饰特色,各族均有着汉装者,也有穿戴本民族服饰者,现今保留着本民族服饰的有彝、傈僳、布朗、傣、拉祜、德昂、佤等少数民族。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有:泼水节(佤、傣、布朗族节日,清明节后第10天举行),佤族的关门节(农历六月十五)和开门节(农历九月十五),火把节(彝、拉祜、傈僳族节日,农历六月二十四),布朗族的尝新节(农历八月中旬属蛇日),德昂族的包饭节(农历八月十五)和芒果节(公历7月10日至15日),彝族俐侎人桑沼哩节(农历二月十五),土佛街(农历正月十五和三月十五)等。县内民族特色较为浓厚者,数彝族俐侎人具备代表性。
【自然资源】
境内水利资源丰富,有流程5公里以上河流84条,总长800余公里,每平方公里有河流0.25公里,水资源总量18.5亿立方米,水能蕴藏量58万千瓦,目前控制性人工蓄水量为O.39亿立方米。地下矿藏有煤、锡、锑、铅、锌、铜、铁、金、银、汞、硫磺、石膏、大理石等,已探明小石城、户乃两地褐煤储量2000万吨。地上物种众多,已知高等植物3000余种,有三叶橡胶、冷杉、蒲葵、雪莲、红豆杉等,尤以野生南药诃子独占鳌头,其资源、产量位居全国首位。森林覆盖率为62.72%,活立木蓄积量为524.5万立方米。境内有方圆23万亩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被世人称之为南亚热带天然动植物园,其现存野生动物有孟加拉虎、金钱豹、长臂猿、金丝猴、苏门铃、鳄蜥、绿孔雀等千余种,其中列入国家保护动物有30余种。
县地岩溶山地过半,伏流暗河、悬崖洞窟、温泉热水、古树名竹布于各地,堪称资源荟萃。已知地下石窟百余处,出露温泉16处,境内有热区资源面积130.39万亩,产有粮食、蔗糖、烤烟、茶叶、畜牧、蔬菜、核桃、坚果、橡胶、以芒果为主的热带水果、药材、紫胶等,是理想的产业发展之地。
【历史沿革】
公元一世纪以前,永德属傣族先民建立的联盟国家“勐达光”(汉译“哀牢国”)。
公元69年,“勐达光”(哀牢国)归附汉朝,汉朝在其地设置永昌郡;永德属永昌郡不韦县。
公元225年,蜀汉在永昌郡不韦县南部增设雍乡县、永寿县;永德属永昌郡永寿县。
公元299年,西晋将永昌郡治南移永寿县;永德仍属永昌郡永寿县。
西晋之后,东晋、宋(南朝)、齐(南朝)、梁(南朝)等朝虽有永昌郡建制,但已无法实施管控;陈(南朝)代梁(南朝)后,中国内地王朝彻底放弃永昌郡;永德由当地土目把持自治。
公元762年,南诏王“西开寻传”占领澜沧江以西地区置永昌节度和镇西节度;永德属永昌节度拓南城。
南诏国灭亡后,永德先后隶属大长和国、大天兴国、大义宁国、大理国的永昌节度拓南城。
公元1096年,大理国废节度、都督等军事辖区,设八府、四郡、四镇;永德属永昌府棣赕镇康城(原拓南城)。
公元1261年,元朝招抚澜沧江以西各类土目、置金齿等处安抚司; 永德属金齿等处安抚司。
公元1271年,金齿等处安抚司分设东路安抚使(镇康路安抚使)、西路安抚使(建宁路安抚使);[永德属金齿等处安抚司东路安抚使。
公元1278年,金齿等处安抚司东路安抚使辖地置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,下设镇康、茫施、柔远等路;永德属镇康路。
公元1286年,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、镇西平缅麓川等路宣抚司并入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(后改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); 永德属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镇康路。
公元1312年,“勐卯”(瑞丽江河谷盆地)的傣族头人思汗法兼并周边地区、建立“勐卯弄”(汉译“麓川国”);公元1316年,“勐卯弄”(麓川国)向东扩张、镇康路所属土目闻风归 附;永德成为“勐卯弄”(麓川国)的领土。
公元1355年,“勐卯弄”(麓川国)归附元朝,元朝在其地置平缅宣慰司;永德属平缅宣慰司地。
公元1384年,“勐卯弄”(麓川国)归附明朝,明朝在其地置麓川平缅宣慰司;永德属麓川平缅宣慰司地。
公元1403年,明朝“析麓川地”置湾甸长官司;公元1405年,湾甸长官司改湾甸御夷州;永德属湾甸御夷州。
公元1409年,明朝分湾甸御夷州地置镇康御夷州、直属云南承宣布政使司;永德属镇康御夷州。
公元1659年,清朝降镇康直隶州为散州,划入永昌府;公元1670年,清朝在省之下设道、置永昌守备道,治大理府辖永昌府;公元1730年,改永昌守备道为迤西道,仍治大理府辖永昌府;公元1908年2月,镇康州治由永康迁至德党;公元1908年7月,镇康州改土归流设委员;公元1910年9月,改镇康委员为永康州。
公元1913年,永康州改为镇康县,同年,迤西道改为滇西道,镇康县属滇西道;公元1914年,滇西道又改为腾越道,镇康县属腾越道;民国十八年(1929),裁道直属省。民国三十一年(1942),属云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(驻顺宁县)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),属云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(驻缅宁县)。
1950年4月5日,镇康县解放,县府驻德党镇,隶保山专区。
1953年春,奉令划归缅宁即今临沧地区。
1964年元月,县境西部沿边地区划出,另建新县,为维系边界地名相对稳定,故新县沿袭故名,即今镇康县。故郡因此改称永德,治所则仍沿袭德党而至今。
1970年,临沧专区改为临沧地区,永德县隶属临沧地区。2003年12月,临沧撤地设市,永德县属地级临沧市。
1997年,永德县辖3个镇、9个乡:德党镇、小勐统镇、永康镇、亚练乡、乌木龙彝族乡、勐板乡、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、班卡乡、勐汞佤族乡、大山乡、明朗乡、崇岗乡。县政府驻德党镇。
2001年,永德县辖3个镇、6个乡、3个民族乡:德党镇、永康镇、小勐统镇、明朗乡、勐板乡、亚练乡、崇岗乡、大山乡、班卡乡、勐汞佤族乡、乌木龙彝族乡、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。
2004年3月21日,撤销永德县勐汞佤族乡并入德党镇,镇人民政府驻德党镇政府原驻地。
2005年,永德县撤销明朗乡,其行政区域并入德党镇,德党镇政府驻地不变。
2006年,原明朗乡被撤销归并入德党镇。永德县辖3个镇、5个乡、2个民族乡,2个社区、1087个自然村、1633个村民小组。
2011年6月 ,国营勐底农场划归地方属地管理,设立勐底农场管委会。辖 23 个队。
忙海水库
文化广场一角
博物馆文物
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
图文整理:永德县电商服务中心